三年一覺揚州夢
《三年一覺揚州夢》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著名詩作,全詩如下:
青山隱隱水迢迢, 秋盡江南草未凋。 二十四橋明月夜, 玉人何處教吹簫。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揚州的懷念與追憶。首句「青山隱隱水迢迢」以山水之景開篇,營造出一種遙遠而朦朧的美感,暗示了揚州的美麗與詩人對它的思念。次句「秋盡江南草未凋」則通過對比,突出了江南秋天的獨特景致,草木依然茂盛,與北方的秋景形成鮮明對比。
後兩句「二十四橋明月夜,玉人何處教吹簫」則進一步以揚州的夜景為背景,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。二十四橋是揚州著名的景點,明月夜下的橋景更是美不勝收。而「玉人何處教吹簫」則是對往昔與佳人共度美好時光的回憶,簫聲悠揚,仿佛仍在耳邊迴響,但佳人已不知去向,增添了一絲惆悵與懷舊之情。
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通過對揚州景物的描繪和對往昔的追憶,表達了詩人對揚州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美好時光的無限懷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