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而立馮夢龍

「三十而立」出自《論語·為政》,原文為: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。」這句話是孔子對自己人生階段的總結,其中「三十而立」指的是到了三十歲,人應該在學業、事業和品德上有所成就,能夠獨立自主,承擔責任。

馮夢龍(1574年—1646年),明代文學家、戲曲家,字猶龍,號墨憨齋主人,江蘇吳縣(今蘇州)人。他是明代末年著名的文學家,以其小說、戲曲和筆記文學著稱,代表作有《喻世明言》《警世通言》《醒世恆言》(合稱「三言」)等。馮夢龍的作品以通俗易懂、情節生動、富有教育意義而聞名,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
將「三十而立」與馮夢龍聯繫起來,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在三十歲時,應該像馮夢龍那樣,在文學、藝術或事業上有所建樹,具備獨立思考和創作的能力。馮夢龍在其三十歲左右時,已經開始在文學創作上嶄露頭角,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,這也正是「三十而立」的體現。

周公解夢大全查詢

相關解夢:

{ "vars": { "account": "UA-78075135-2" }, "triggers": { "trackPageview": { "on": "visible", "request": "pageview" } }}